近年来,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话题。随着我国新的节能50%的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,建筑已从低层次的解决人的居住向高层次的绿色生态建筑发展。在建筑物的耗热中,外墙耗热占了30%左右。因此,如何降低外墙K值,是降低建筑物能耗的主要途径之一,外墙保温技术因此应运而生。
常见的外墙保温技术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:外墙外保温、外墙内保温、三明治式夹心保温,以及采用空心砖、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材料。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具有能显著降低K值、消除热桥、防止内墙结露、保持室内气候平稳、保护建筑物外墙,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,以及为建筑物(尤其是老建筑物)提供美观的外墙外保温的主流技术。
外墙外保温体系起源于60年代的欧洲,1973年*次能源危机以后得到市场的重视和发展。在我国,近几年在学习引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,外墙外保温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,在许多城市相继建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外保温建筑。
所谓外墙外保温,是指在垂直的承重外墙的外表面上建造保温层,即给建筑物外客穿上一件“保温外套”。较为成熟和有代表性的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结构如图所示:
1、粘结层(粘结胶浆,视需要附加锚钉。基面不符合粘贴要求时采用机械法固定。)
2、保温层(阻燃型聚笨乙烯泡沫板,导热系数。
3、防护面层(抹面胶浆+玻璃纤维网格布)。
4、饰面层(专用外墙涂料,较好的弹性、防水性和耐候性)。
按照抹面胶浆的材料分类,外墙外保温体系可分为水泥基和无水泥基两类。其相应的材料其曝晒性能要求、构造和施工工艺均有所不同。
外保温体系常见的质量缺陷是表面的开裂和空鼓。对此,防护面层是整个体系质量的关键所在-它赋予体系一定的强度和弹性,使体系能承受一定的外力冲撞,承受大自然热冷、冻融、曝晒、雨淋等温湿变化而不致开裂。
因此,抹面胶浆是否具有较高的弹性(开裂应变):玻璃纤维网格布是否具有较高的抗断强度和节点抗滑能力,以及较低的延伸率,是防护面层及整个外保温体系性能优良的关键。对于水泥基防护面层材料来说,还要求玻璃纤维网格布具有较好的耐碱性。
施工对于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质量也至关重要。保温板粘贴不平整、板缝没有用专用材料填充或留有粘结胶浆、细部节点处理不当、玻纤网格布埋设位置不当或拼接处没有搭接、水泥基抹面胶浆涂抹过厚或过薄等,都会引起体系的开裂和破坏。 |